第214章 这并不是血

现在的联美已经到了苟延残喘的地步,值钱的东西除了它八大公司的招牌之外,就剩007系列和洛奇系列这两个i了。

这两个i的生命力巨长,史泰龙的洛奇系列出了五部,后来又衍生出了奎迪系列。

007系列就更离谱了,截止杨叶穿越之前,跨越60年,一共出了25部,换了6位邦德,累计票房突破80亿美金。

至于联美公司成立之初,卓别林、玛丽碧克馥等远古大神的i,都是些默片,年代久远,已经没有什么卵用了。

而且,“电影之王”格里菲斯最牛逼的两部电影,一個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的版权并不在联美公司,因为那是他创建联美公司之前拍摄的。

格里菲斯在联美拍的那部凋零的花朵倒是可以拿出来翻拍一下,作为杨叶入主联美之后的创业作,搞搞噱头。

因为这电影讲的是一个中国青年和一个西方少女的爱情故事。

这电影里有一个笑的镜头,被包括唐伯虎点秋香、小丑在内的许多经典电影致敬过

收购联美并不难,它债务缠身,正愁没人接盘。

就算杨叶今年不收购,明年它也会被米高梅吞并。

杨叶的问题是,如何才能掌控这家公司

好莱坞是犹太人的天下,而犹太佬最擅长的事情就是掌控新闻媒体,利用舆论搬弄是非。

如果杨叶是个白人还好说一点,毕竟香港现在属于带英,美国人没那么敏感。

但他却是个华人,这就难搞了

犹太佬的新闻媒体一顿煽风点火,就可以利用舆论,能让他灰头土脸。

十年后,索尼收购好莱坞巨头哥伦比亚,遭遇了什么

当时哥伦比亚每股股价是12美元,索尼出价27美元,超级加倍

收购完成之后,新闻周刊将哥伦比亚的女神标志穿上和服,在头版标题上写道“日本人入侵好莱坞”

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美国人怒了,将其视为领土入侵。

随后,美国佬变着法儿的提起各种莫须有的诉讼。

那么,索尼怎么应对的呢

只要你来告,老子就赔钱,一年赔出27亿美元,赔到美国佬找不到借口来告,就问你服不服

为了平息美国人敌对的情绪,索尼还专门做出保证电影公司将完全作为一个美国公司来运作。

这说法在当时的含义就是让被聘请的美国人享有充分的自主权负责经营管理。

由此,管理团队拿着美国公司的薪金,却从来没有按着美国公司的绩效考核制度来行事。

索尼美国管理团队巧妙地利用了来自媒体的威慑,使索尼吃尽了苦头。

当然,索尼收购哥伦比亚是在日本人挥舞着支票在美国买买买的时代大背景下干的烂事,必定会被疯狂针对,杨叶现在买联美倒不至于此。

而且,联美空有八大之名,实际规模跟哥伦比亚那种真大佬比起来就是个屁。

据美国电影协会aa的数据,1980年,北美总票房为2749亿美元,而联美的市场份额不到2,全年的营收只有几千万美元。

扣除各项开支,还利息都不够,年年亏损。

纵然如此,杨叶想以华人的身份入主联美公司,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就算他强行这么干,事后也会被那些犹太佬煽动新闻媒体,疯狂针对,最后黯然退场。

要知道,美国的新闻媒体可都是掌握在犹太佬手里的。

杨叶又没有索尼那么财大气粗,直接用钱把那帮孙子砸服。

除非杨叶只做一个小股东。

但是,处心积虑,带着怀特和谢伊赚了这么大一笔钱,费了老鼻子劲,收购了联美公司,最后当个小股东

这怎么可能

不能掌控这家公司,收购来有个卵用

全替别人做嫁衣了

那还不如就用从前的新线影业慢慢混日子。

在决定收购联美的时候,杨叶就对谢伊和怀特讲明了收购成功后,我要占股51,成为决定控股的股东

他们三人用于收购联美的那一亿启动资金都是在杨叶的指挥下赚来的,杨叶在电影业上又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天赋。

这基本上就意味着,上了车就躺赚,所以他俩都没有意见。

现在的问题是杨叶要怎么实现占股51

杨叶的目光看向了他的女儿刚满周岁的伊莲娜阿佳妮。

杨叶对阿佳妮说道“我准备成立一支基金,基金的受益人是伊莲娜阿佳妮。这个基金会参与收购联美公司,收购成功后占股28,成为公司的第二大股东。由于伊莲娜未成年,她持有的股份将由她的母亲代管,也就是你,伊莎贝尔阿佳妮”

“另外,你也会成为联美公司的股东,持股3。而我则持股20,也就是说,我们一家三口持股51,这家公司是我们说了算。谢伊已经在和联美谈判,为了顺利完成这桩收购案,你需要尽

快带着伊莲移民美国,参与其中。”

杨叶的办法是,利用阿佳妮做缓冲,兜一个大圈子,来掌控联美公司。